這一隻 Kuota "KOM" 事實上在帶回家當天就算是組裝完成了, 之後就將變速調到"前大後大", 一直放著釋放變速管線張力.
一連放了好幾天, 幾乎都忘了這輛車的存在了. 在這段時間同步進行的是Kuota專用碳纖維龍頭 "KU-RST01"的表面加工: 補磨 - 金油 - 拋光 的循環. 這過程中倒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一般零組件提供的"估計重量", 以龍頭為例, 就真的只是龍頭的本體重量, 頭蓋和螺絲的重量都沒有把它算進去. 拿些其他廠牌的龍頭來秤, 發現少裝了這些的話, 實際重量與聲稱的重量確實蠻相近的.
細部調整完畢, 正好趁著週日跟同伙晨騎打混的時間試試這輛車的特性. 試騎時候用的是平常騎乘用的 DT Swiss "RR1450", 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出這款車架與平常騎乘的那幾隻之間確實的差異.
第一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像特大管徑的鋁合金車. 腳一踩下去就能感覺到力量直接傳遞至後輪, 這樣直接的傳動性相當適於加速或是中高速時的再加速. 不過力量直接傳遞的同時也感覺得到地面的質感直接回饋到車體接觸身體任何一點.
第二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跟大管徑的鋁合金車一樣. 那幾根該剛性高的自然該剛性高才得以確保操控確實以及力量無流失, 不過立管做那麼大..... 座管的口徑做那麼大不知是何居心. 一路給31.6mm管徑的 AX-Lightness "Daedalus" 透過 fi'zi;k "K:1" 撞擊尾端可算不上什麼好的經驗. 下回改裝的重點就是找個31.6轉27.2的shim, 座墊變更成老忠實的Selle Italia "SLK".
第三印象, 我騎的這根本就是鋁車吧......
細部調整完畢, 正好趁著週日跟同伙晨騎打混的時間試試這輛車的特性. 試騎時候用的是平常騎乘用的 DT Swiss "RR1450", 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出這款車架與平常騎乘的那幾隻之間確實的差異.
第一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像特大管徑的鋁合金車. 腳一踩下去就能感覺到力量直接傳遞至後輪, 這樣直接的傳動性相當適於加速或是中高速時的再加速. 不過力量直接傳遞的同時也感覺得到地面的質感直接回饋到車體接觸身體任何一點.
第二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跟大管徑的鋁合金車一樣. 那幾根該剛性高的自然該剛性高才得以確保操控確實以及力量無流失, 不過立管做那麼大..... 座管的口徑做那麼大不知是何居心. 一路給31.6mm管徑的 AX-Lightness "Daedalus" 透過 fi'zi;k "K:1" 撞擊尾端可算不上什麼好的經驗. 下回改裝的重點就是找個31.6轉27.2的shim, 座墊變更成老忠實的Selle Italia "SLK".
第三印象, 我騎的這根本就是鋁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