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7, 2007

這一隻 Kuota "KOM" 事實上在帶回家當天就算是組裝完成了, 之後就將變速調到"前大後大", 一直放著釋放變速管線張力.

一連放了好幾天, 幾乎都忘了這輛車的存在了. 在這段時間同步進行的是Kuota專用碳纖維龍頭 "KU-RST01"的表面加工: 補磨 - 金油 - 拋光 的循環. 這過程中倒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一般零組件提供的"估計重量", 以龍頭為例, 就真的只是龍頭的本體重量, 頭蓋和螺絲的重量都沒有把它算進去. 拿些其他廠牌的龍頭來秤, 發現少裝了這些的話, 實際重量與聲稱的重量確實蠻相近的.

細部調整完畢, 正好趁著週日跟同伙晨騎打混的時間試試這輛車的特性. 試騎時候用的是平常騎乘用的 DT Swiss "RR1450", 這樣才比較容易找出這款車架與平常騎乘的那幾隻之間確實的差異.

第一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像特大管徑的鋁合金車. 腳一踩下去就能感覺到力量直接傳遞至後輪, 這樣直接的傳動性相當適於加速或是中高速時的再加速. 不過力量直接傳遞的同時也感覺得到地面的質感直接回饋到車體接觸身體任何一點.

第二印象, 這個"KOM"的剛性高得跟大管徑的鋁合金車一樣. 那幾根該剛性高的自然該剛性高才得以確保操控確實以及力量無流失, 不過立管做那麼大..... 座管的口徑做那麼大不知是何居心. 一路給31.6mm管徑的 AX-Lightness "Daedalus" 透過 fi'zi;k "K:1" 撞擊尾端可算不上什麼好的經驗. 下回改裝的重點就是找個31.6轉27.2的shim, 座墊變更成老忠實的Selle Italia "SLK".

第三印象, 我騎的這根本就是鋁車吧......

龍頭的頭蓋被說成像是表情符號 :D

立管與下管間的那個蹼或肋 / 過大的下管 / 加大的五通 就是高剛性的成因嗎?
曲柄為時間就是金錢的限定版. 齒片不使用Stronglight CT2, 改用 Miche的 "GranTour". 純粹是為了視覺滿足..... 話是這麼說, 但是Miche的這款齒片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肥得不得了的鍊支叉. 文字標下面的凹陷處不論造型面或實用面均似乎沒什麼意義.
不准提醒我管胎黏得很爛這件事.

* 100%市售零件, 無胡亂偷輕改裝, 重量低於 6.5kg.
** 它真的是全碳纖維車架.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難怪覺得那大盤真面熟
原來是$$堆出來的...
這個沒市售吧...

那齒片真的好用嗎?
我車上那Strong light的齒片好像又開始搖擺了
明明沒給它嗑藥的ㄋㄟ.... :p
看來踩踏習慣要改了....

Anonymous said...

更正....
齒片經螺絲重鎖之後
大齒片沒事了....耶!
\^.^/

小齒片依舊歪歪的
不管了..沒影響到變速就好了...

GTz. said...

Hello 卡哇獸,

這樣不容易分辨是曲柄的問題還是齒片的問題呢. 沒圖沒真相, 此風不可長. :p

雖然是時代牌, 倒還不必要用錢堆, 畢竟這些玩具是碳纖布料堆疊成形的. 至於有沒有市售, 嗯.......

Anonymous s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From my Kharma. I felt a ALU-like bike! Most importantly, I paied it for the carbon bike. I won't buy any Kuota unless they change their OEM...